NEWS
时间:2024-12-17 20:01:39 来源: 作者:
12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看待2025年新质生产力的布局?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进行深入解读。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提到了新动能与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本报记者表示,新旧动能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动态演变的。传统上,旧动能主要指的是基于传统生产要素和增长模式的动能,如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增长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而新动能则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动能,如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低空经济等,其增长更多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界定新旧动能时,需要关注产业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能耗水平以及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等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119.5,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动能成长壮大的关键力量。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中的创新驱动分类指数同比增长22.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强化。
“新旧动能”这一表述虽然看似是“老词”,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却蕴含着新意。朱克力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动能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不仅包括了新兴产业和技术,还涵盖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模式创新。同时,旧动能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焕发新的活力。“因此,‘新旧动能’不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两个方面。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新旧动能的增长潜力,实现动能的平稳接续转换。”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谈及“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了技术的重要性,并从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赵成峰近日在“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表示,一方面,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等绿色转型领域投资空间广阔;另一方面,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投资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这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服务业室主任洪群联向记者表示,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技术突破创新:一方面,应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应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产业、新技术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推动技术从“书架”走向“货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对此,洪群联表示,应用示范行动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以应用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市场潜力,促进迭代升级,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具有跳跃式技术演进的发展特点,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其中的“+”,具体就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到场景应用再到产业打造的全链条赋能。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行动。
11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此外,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
目前,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呈现“大小模型协同”“两端快、中间慢”等阶段特征。
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拓展,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研究员贺疆澔以“人工智能+装备制造”举例说,这一领域还是以装备制造为核心推动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的装备制造业。其可从三大方向展开:一是“生产过程+人工智能”,即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二是“产品+人工智能”,即开发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装备产品,全面提升装备产品的附加值;三是“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即在生产和产品基础上,提供平台化服务与解决方案,最终构建行业的综合智能化服务生态系统。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当前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且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产业虽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但代表着未来科技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新方向。诸如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已显示出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重要性。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感知理解、大脑决策、运动控制、操作执行等多项技术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告诉记者,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将形成与新能源汽车类似的庞大产业链--涵盖传感器、驱动器、芯片、电池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整机厂商、系统集成商,下游的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并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到应用开发等各个环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增量、新动能。
"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对记者表示,大力发展低空产业一方面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发展低空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对直接和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杨岭还就发展低空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避免有效市场环境恶化风险;二是推动低空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场景创新与规模应用示范,以"低空+"促进低空产业融入生产生活;三是加强低空装备运行、试验验证和检验检测等技术攻关,提升新技术新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提高低空飞行活动安全运行与保障能力;四是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助力低空企业的梯度培育。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内卷式'竞争颇像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即因为不合作,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进而使集体利益受损。"朱克力对记者表示,"内卷式竞争"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营主体通过无限制地压价、模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导致整体行业效益下降、创新能力受抑的现象。
在朱克力看来,"内卷式"竞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容量有限的市场促使一些企业为了生存,通过"价格厮杀""山寨"模仿先进技术等方式争取订单和市场份额。二是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一些企业的产品在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高度雷同,又不能在细分市场上立足,只能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起产能扩张过快。不少地方为了抢抓"风口",一味上马新兴产业,结果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四是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一些地方人为设置市场壁垒,如不允许外地企业参与当地的招标等。还有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争夺投资项目,违规实施税费、用地等各类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使招商引资陷入盲目无序,干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这样既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会加剧产业同构与价格"内卷"。
朱克力总结,在"内卷式"竞争下,企业举起了低价格大旗。低价格往往意味着低成本、低质量。为了压低成本,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会想方设法将一部分成本转移给上下游企业承担,给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打价格战的企业由于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损害企业长远利益,也阻碍行业健康发展。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旨在恢复市场良性竞争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朱克力表示。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感知理解、大脑决策、运动控制、操作执行等多项技术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告诉记者,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将形成与新能源汽车类似的庞大产业链——涵盖传感器、驱动器、芯片、电池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整机厂商、系统集成商,下游的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并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到应用开发等各个环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增量、新动能。
“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物质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杨岭对记者表示,大力发展低空产业一方面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发展低空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对直接和间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杨岭还就发展低空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避免有效市场环境恶化风险;二是推动低空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场景创新与规模应用示范,以“低空+”促进低空产业融入生产生活;三是加强低空装备运行、试验验证和检验检测等技术攻关,提升新技术新产品可靠性与稳定性,提高低空飞行活动安全运行与保障能力;四是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助力低空企业的梯度培育。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内卷式’竞争颇像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即因为不合作,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进而使集体利益受损。”朱克力对记者表示,“内卷式竞争”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营主体通过无限制地压价、模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导致整体行业效益下降、创新能力受抑的现象。
在朱克力看来,“内卷式”竞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容量有限的市场促使一些企业为了生存,通过“价格厮杀”“山寨”模仿先进技术等方式争取订单和市场份额。二是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一些企业的产品在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高度雷同,又不能在细分市场上立足,只能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起产能扩张过快。不少地方为了抢抓“风口”,一味上马新兴产业,结果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问题。四是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一些地方人为设置市场壁垒,如不允许外地企业参与当地的招标等。还有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争夺投资项目,违规实施税费、用地等各类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使招商引资陷入盲目无序,干扰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这样既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也会加剧产业同构与价格“内卷”。
朱克力总结,在“内卷式”竞争下,企业举起了低价格大旗。低价格往往意味着低成本、低质量。为了压低成本,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会想方设法将一部分成本转移给上下游企业承担,给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打价格战的企业由于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这种竞争模式不仅损害企业长远利益,也阻碍行业健康发展。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旨在恢复市场良性竞争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朱克力表示。